5亿中年人消费觉醒?

2025-04-07 11:21

星城长沙,茶颜悦色某门店每晚七点半准时迎来一波“银发潮”,阿姨们舞完《最炫民族风》,熟练地扫码点单。

成都茶百道的店员发现,中年男性顾客开始研究起奶盖厚度与茶叶产地的关系。而蜜雪冰城的“第二杯半价”活动吸引来大量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……


这些看似荒诞的场景,实则是中年人消费逻辑的质变,他们不再只做家庭开支的“提款机”,而是学会在奶茶里兑入自我关怀

广场舞大妈占领奶茶店的戏谑标题后面,藏着一场中年消费觉醒的无声革命。曾几何时,中年群体被视为消费市场的边缘人,他们要么为房贷、子女教育疲于奔命,要么困在保温杯、爱贪便宜的刻板印象里。

但如今,这群人正用手中的奶茶,重新定义消费市场的游戏规则。

中年奶茶热,一场体面的消费起义

中年人对奶茶的接纳,本质是一场健康理念的妥协与升级。曾执着于白开水养生的他(她)们,如今会为了一杯奈雪的无糖茶饮料反复比对成分表。

数据显示,奈雪推出无糖选项后,中年客群占比飙升。喜茶推出的某款低糖、低脂茶饮,购买者中45岁以上群体占四成。



这届中年人太懂了,喝奶茶既要满足口腹之欲,又要守住体检报告的体面。正如某位广州阿姨的名言:“鲜奶比奶精贵3块钱,但能少跑两趟医院,这账划得来!”

奶茶店正在取代棋牌室,成为中年人的新型社交场所。杭州退休教师王叔组了个“奶茶摄影俱乐部”,每周打卡不同品牌,用美颜相机拍出“手握奶茶45度仰望星空”的网红照,收获朋友圈大量的点赞。

您瞧瞧,这届中年人对年轻感的渴望有多迫切,他们不愿被时代列车甩下,选择用奶茶杯作通行证




某团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,在设有打卡墙的门店,中年客单价普遍高出平均值。中学教师将蜜雪冰城奶茶袋改造成广场舞腰包,在抖音获赞超200万次。

当阿姨们背着印有“你爱我我爱你”的布袋跳广场舞时,她们炫耀的不只是性价比,更是与年轻人共享符号的成就感。

值得欣慰的是,中年人对食材的挑剔倒逼行业升级,喜茶首创"配方身份证",小程序可查每款饮品详细成分表(含代糖标注)。奈雪的茶定期发布原料溯源视频,时令水果均附农残检测报告

这场透明化运动貌似增加成本,但实则抓住了中年客群的核心诉求,他们可以接受涨价,但拒绝为不确定性买单

警惕形式主义

虽然中年人对奶茶的需求大增,当同时伪需求陷阱与价值泡沫也频出。某品牌模仿网红店推出“麻将主题奶茶”,结果日均销量不足10杯。

其实,中年人需要的不是“国潮”等空洞标签,而是真实的价值共鸣。就像那位把蜜雪冰城袋子改造成腰包的阿姨说的:“花里胡哨的包装不如多给两包纸巾实在。”

成都曾出现年轻人投诉广场舞阿姨霸占奶茶店座位的闹剧,后来品牌推出错峰优惠。比如工作日下午老年专属折扣,晚8点后学生特惠......

这给行业也带来启示,讨好中年客群不能以牺牲基本盘为代价,制造共赢才是根本

武汉某奶茶店因过度迎合拍照需求,导致出品速度下降,最终客流量也反降。这个案例告诫行业,不要光忙着给奶茶加枸杞、添燕窝时,切记“好喝”才是立身之本。毕竟,再精准的人群洞察,也抵不过一杯凉掉的奶茶带来的失望。


不过,奶茶店的“中年机遇”可期。首先是奶茶的功能化进阶,比如益生菌奶茶、玻尿酸饮品等“可护肤的奶茶”将成新宠。其次,圈层化将深耕,可能出现“广场舞社群特供店”、“钓鱼佬主题店”等细分形态。再者,代际融合更明显,比如“带孙套餐”这类跨龄产品或将成家庭消费新增长。

QuestMobile报告显示,截至2024年7月,中国新中产人群已达2.57亿,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茶馆的"一壶茶坐半天",而是追求兼具社交属性与健康理念的消费场景。

正如某大学社会系研究指出,中年人在公共场所的"表演浓度"五年间增长470%,奶茶店恰好提供了既开放又有仪式感的舞台。




从中年人热爱奶茶的态度中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商业现象,更是一代人对抗年龄焦虑的生动影像。

他们用奶茶杯盛放未被岁月磨灭的童心,用打卡照宣告我仍与时代同频。或许正如那杯握在手中的温热奶茶,甜度刚好,温度恰宜。

这是中年人对生活的温柔反击,也是消费市场最值得书写的叙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