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31日,A股上演了一出大戏,跨境通(002640)年报披露后股价连续两个一字跌停,总市值蒸发约十亿元左右。
这家曾号称“跨境电商一哥”,股价在2024年曾飙涨七八倍的明星企业,2024年以净利润同比暴跌4842.16%的成绩,成功晋升为亏损界顶流,每赚1元亏48元,比赌场老虎机吞币还利索。
更魔幻的是,公司早在1月就预告亏损3.8亿-4.8亿,年报结果精准踩点上限亏损4.79亿。股民自嘲:“这哪是预告?分明是剧透大结局!”连《鱿鱼游戏》都不敢设计的亏损剧情,在A股竟能照进现实。
72.6%的资产负债率背后,藏着每年高额的利息黑洞。更致命的是,财务费用已吞噬全年亏损额的三成,债务雪球正加速滚向深渊。滞销商品与坏账如同定时炸弹,年报中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,资产质量严重注水。
更讽刺的是,早年疯狂收购的子公司,如今却因业绩暴雷被迫减值,或成财务报告中的"幽灵资产"。
子公司优壹电商曾是营收主力,2024年却突然从自营转型代运营,结果营收暴跌12.7%。这波操作堪比米其林大厨转行送外卖,虽然饿不死,但利润直接腰斩。
而快时尚品牌ZAFUL更惨,每赚1元亏1元,月活用户从147万暴跌至4.7万,连广场舞大妈的微信群都比它热闹。这实属看不懂的操作,从卖货狂魔变代练小弟。
重组遥遥无期,自2023年申请破产重整以来,跨境通便成了等待戈多的主角,逾22个月未获法院裁定,政策、司法、市场三重僵局,监管新政又要求投资人“五折入股”,公司实质处于退市风险临界状态。股民苦笑:“重整?我看是重锤吧!”
在这场资本游戏中,21万散户成了最惨“群演”。2024年9-12月,跨境通股价暴涨371%。游资炒作跨境电商+重整预期,散户高呼“风口上的猪都能飞!”
2025年3月,年报一出,股价两日跌停,有股民自嘲:“别人炒股要钱,我炒股要命。”一位散户在股吧写道:“建议跨境通改行做剧本杀,毕竟割韭菜的剧情比《繁花》还精彩。”
对比跨境通的魔幻现实,广东高院2024年判例显得格外耀眼,某上市公司实控人赵某虚构业绩致股价暴跌,法院判决其承担全额赔偿,开创“追首恶”先例。
虽然理想的情况是可以通过“让大股东买单”震慑财务造假,保护中小投资者。但现实远比理想残酷。
跨境通的崩塌绝非个案,而是行业集体困境的缩影。
行业流量红利终结,Temu、SHEIN等新玩家用算法和供应链碾压,老牌企业只能靠“吃老本”续命。
政策红包变泡影,国家给非洲免税等利好,跨境通却因库存积压完美错过。
其子公司优壹电商的保税仓中,过季服饰占比达65%,直接导致12亿库存占用现金流,无力开拓非洲供应链。网友吐槽:“这就像发了一堆消费券,结果你拿去垫桌角。”
重整概念成毒药,A股曾流行炒“破产重整股”,但新政严打“忽悠式重整”。跨境通案例证明:“麻雀变凤凰不是喊喊而已,大部分只会变炸鸡。”
跨境通的教训,给资本市场上了几门必修课。
上市公司的责任,财报不应是“魔术表演”,商誉减值不能总让散户买单。实控人不能“赚了归自己,亏了归社会”,需建立终身追责制。
监管必须升级,借鉴广东“追首恶”判例,推动《证券法》与司法实践衔接,让财务造假者“倾家荡产”。对“预重整”企业加强审查,防止“假重整真逃债”。
投资者也要学会生存,记住巴菲特名言:“只有当潮水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”可惜的是,这里的股民的泳裤都是泡沫做的。
当科技泡沫撞上人性贪婪
跨境通的故事,不过是一场包装。它用“百万案例数据库”、“GAN算法”等术语粉饰财报,却把最核心的商业模式退化成养生建议。
或许,上市公司最该安装的不是AI诊断器,而是“社会责任衡量器”。毕竟,当镜子照出的不仅是用户的脸,还有企业的良心时,资本市场才能真正告别韭菜,进化成责任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