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2025年,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,占总人口的21%。老龄化带来的不仅是医疗资源压力,更催生了老年人对康复护理、慢性病管理、生活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。
而在这场银发革命中,一家名为伟思医疗的南京企业,正以硬核科技悄然改写老年人的生活剧本。
成立于2001年的伟思医疗,早期以盆底康复设备起家,如今已成长为覆盖康复医疗器械、医美能量源设备、智能机器人三大赛道的科技型公司。
其产品线从磁刺激治疗仪到外骨骼机器人,从疼痛管理设备到认知障碍辅助软件,几乎覆盖老年人从疾病治疗到日常康养的全场景需求。
▷▷01
让老年人远离疼痛,行动不再艰难
利用磁电联合,让疼痛变得无感化
对于患有慢性疼痛的老年人来说,传统的药物依赖可能带来副作用,而伟思医疗的磁刺激技术和体外冲击波设备提供了新选择。
南京某三甲医院的康复科数据显示,使用伟思医疗的MagNeuro经颅磁刺激仪后,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效率提升。其冲击波设备通过高频振动波直达深层肌肉,缓解关节炎、肩周炎等疼痛,单台设备日均服务超20名老年患者。
技术上的亮点在于磁刺激无需侵入人体,通过电磁场调节神经信号,搭配智能定位系统,可实现哪里痛治哪里的精准干预。
外骨骼机器人重新定义行走自由
偏瘫、截瘫或术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,常因康复训练强度不足导致肌肉萎缩。伟思医疗的X-walk系列康复机器人,通过仿生机械结构+AI算法,成为老年人的“钢铁外援”。
70岁的王阿姨因中风导致下肢瘫痪,借助X-walk机器人进行步态训练,3个月后已能扶拐行走。“就像有双无形的手托着我,每一步都更稳了。”
技术上,机器人搭载动态减重系统和实时步态评估功能,可根据患者状态自动调整支撑力,避免二次损伤。
用“数字疗法”守护记忆
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疾病,早期干预至关重要。伟思医疗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软件,通过脑电生物反馈和游戏化训练,帮助老年人延缓认知衰退。
临床试验显示,连续使用12周后,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测试得分平均提高。
软件界面采用大字体、高对比度配色,并支持方言语音交互,降低老年人使用门槛。
▷▷02
从医院到家庭,打造“全周期康养生态”
伟思医疗的野心不止于单品研发,而是构建覆盖预防-治疗-康复-居家的完整生态链。
1.医院场景,高端设备赋能精准医疗
MagNeuro ONE导航经颅磁刺激仪结合AI影像处理,实现脑部治疗靶点的毫米级定位,用于帕金森、失眠等神经疾病的精准调控。
3A射频机器人通过图形识别算法,自动化治疗腰椎疼痛,操作效率提升。
2. 社区与居家,轻量化产品走进生活
塑形磁PMS是家用级磁刺激设备,可缓解肌肉酸痛,上市首年销量大增。
智能手环+云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心率、血氧等数据,异常情况自动预警家属。
3. 跨界融合,医美技术反哺康养
谁说老年人不需要颜值管理?伟思医疗将医美领域的皮秒激光技术应用于老年斑治疗,2024年获批三类医疗器械证后,已进入多家养老机构。
▷▷03
行业启示,科技企业的“适老化”密码
伟思医疗的成长路径,为科技企业参与银发经济提供了范本。
首先是技术下沉,从高精尖进化到易用好用。产品设计注重适老化细节,例如电刺激设备采用模块化组合,支持一键操作,建立医院-社区-家庭三级培训体系,通过线下工作坊教老年人使用设备。
再者,向政策借力,紧抓康复医疗基建红利。国家卫健委《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》推动医院康复科建设,伟思医疗的磁刺激设备装机量大增,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扩大,带动家用康复器械需求爆发。
还有,建立生态共赢,联合医疗机构撬动市场,与三甲医院合作开展临床研究,积累治疗数据反哺产品迭代,通过“设备+耗材”模式(如高频电灼仪)锁定长期收入。
▷▷04
未来挑战,星辰大海前的荆棘之路
尽管前景广阔,伟思医疗仍需直面三大挑战。
一,研发投入与盈利平衡,康复机器人等高端产品研发周期长,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6.61%,需警惕资金压力。
二,市场竞争加剧,傅利叶智能、睿瀚医疗等企业加速布局康复机器人,技术壁垒可能被逐步追赶。
三,家庭场景渗透难题,老年人对高价设备的接受度有限,如何通过医保合作或租赁模式破局?
科技的温度,藏在每一处细节里
78岁的李爷爷通过外骨骼机器人重新站起,患有帕金森的刘奶奶因为磁刺激治疗减少药物依赖。
伟思医疗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的是,科技不仅是冷硬的参数,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守护。在老龄化社会的宏大叙事中,这样的企业值得更多掌声。因为它们证明,银发经济的本质不是赚老人的钱,而是用技术让变老不再可怕。
延伸阅读:
关注我们的自媒体矩阵,会有更多新鲜酷辣的观点: